本香源自本土來
——關于楊凌本香農業產業集團的調查

楊凌本香集團廠房一角。
秦嶺山下,渭水之濱,關中平原,天府之國。十五年前,在楊凌這塊中華農耕文明的發祥地,中國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宣告成立。十年前,在示范區現代農業科技文明沃土的孕育下,燕君芳創辦的本香集團呱呱墜地,應運而生。十年來,她從幾十萬元起步,經歷了創業的酸甜苦辣,發展成為一個擁有數億元資產的現代化企業;十年來,她歷經市場波動,每一次殘酷競爭洗禮后都更加健壯;十年來,她面對接二連三的食品安全事件沖擊,始終堅守本色本香的企業理念,本本分分養殖、屠宰、銷售,從一個開始并不起眼的小企業,一步一步發展為一個擁有自己產品標準、自己經營模式、自己企業文化的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成長為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代表之作,成長為楊凌的一張名片。
公司加農戶是中國國情所決定的農業產業化基本形式。但在實踐中,很少有公司與農戶真正加起來、加得好、加得持久,癥結何在?本香的發展歷程告訴我們,關鍵是利益,龍頭企業只有先舍后得,優先保證農戶利益,才能與農戶真正結成興衰與共的利益共同體。
——貼錢搞培訓,傳授養殖新技術。本香成立初期,為了帶動農民用新技術養豬,專門請畜牧專家到農村搞培訓,但農民卻不領情,不愿意參加。有人還譏諷燕君芳:“一個女孩子,大學剛畢業懂個啥?我都養了幾十年豬了,還要你教!”面對這種尷尬,她想出了聽一次課發10元錢的“奇招”,參加完10次培訓,考試合格者再發給針管、藥品及技術資料等作為獎勵?!捌嬲小笔盏狡嫘?,僅2003年就發了5萬多元,共有700多人接受培訓。農民從中嘗到了甜頭,得到了實惠,后來再搞培訓,不發錢、沒獎勵,就都聞訊而來。十年來,公司先后聘30名專家和企業科技人員為農民授課,累計舉辦培訓班600多期,培訓8萬余人次,現場技術指導800多人次,咨詢服務2000多人次,扶持養殖示范戶600余戶,帶領7000多農戶走上科學養豬致富路子。
——高出市價收購,風險留給自己。小農戶大都沒有實力,盈得起虧不起,一旦市場波動,他們就難以承受。本香集團為了保護養殖戶積極性,實行“公司+養豬協會+農戶”,通過協會指導農戶用新技術養殖,與養殖戶簽訂收購合同,承諾以高出市場10-15%的價格收購,給養殖戶吃了“定心丸”。2003-2008年,公司以保護價收購,為農民多付3000多萬元,有力地帶動了農民增收。
——建立實訓基地,培養現代“豬倌”。過去下鄉上門的低層次培訓,難以培養出職業化“豬倌”。為了破解這一難題,2009年楊凌示范區與本香集團合作,采取政府投資建設、企業管理運營的方式,建立了我省第一個養豬實訓基地,面向全省招收學員,每期培訓一年。公司專門聘請美國和國內畜牧專家教授組成高水平教師團隊,按照生豬養殖不同階段的飼養管理要求進行全程培訓。學員邊培訓邊實踐,每人一批管理300頭育肥豬,每頭交納300元風險保證金,一年育肥三批、出欄900頭。公司給學員承諾每頭豬賺100元,每人年凈賺9萬元。實訓結束后,豬群達到出欄標準,扣除一定生活費外,其余押金全部退還學員。經職業技能鑒定合格的學員頒發證書,愿意自辦小型豬場,憑鑒定證書和項目計劃,當地政府提供8萬元貼息貸款,支持其創業?,F在已經有200多人培訓結業,其中30多人創業建起了豬場。
——實施項目帶動,增強農民致富能力。本香集團自2004年起,承擔國家農業綜合開發世行貸款“安全豬肉產業化示范工程”項目,帶動農民標準化、規?;?、生態化養殖。公司在各基地建立“安全養豬協會”,協助組建養豬服務中心,無償提供辦公設備、獸醫器械,培訓技術人員,統一供應安全飼料、養豬設備和獸藥疫苗。這一項目僅在楊凌附近就帶動了2000戶農民增收。目前,本香以楊凌為大本營,養殖基地南到秦嶺深山中的鳳縣,北至圣地延安的洛川、延川,形成年出欄50萬頭的生產能力,帶動數十萬農民增收。公司成立以來,多次被農業部和陜西省評為“帶動農民增收先進單位”。
食品安全關乎消費者健康,關乎企業興衰存亡。本香把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豬肉作為自己的天職,著力打造從源頭到餐桌的全產業鏈經營模式,做到了產品“來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證、責任可追究”。 ——抓養殖,注重源頭把關。飼養環節是決定豬肉生產質量的基礎。本香在種豬選擇上,早期主要推廣瘦肉率高的光明豬配套系,近年來以引進國際最先進的英國PIC優良種豬品系為主;飼料生產上,在嚴格按照國家無公害標準控制飼料原料質量檢疫及加工的基礎上,針對生豬各個生長階段營養需求,自主研制生產營養、安全、實用、高效的系列專用飼料;豬舍建設上,自主研發設計了大跨度、連體、保溫墻體的豬舍,實行空氣過濾凈化、負壓、隧道式通風,全高架漏縫地板、防滲深槽式儲糞;繁育養殖上,采用標準化全自動飼喂、信息化等一系列現代生產管理技術,有效控制疾病。
——抓加工,實行全程控制。本香集團在世行貸款項目支持下,引進的屠宰加工設備和裝備水平處于行業領先地位,各個環節均在全程技術監控下實施。從靜養聽音、宰前檢疫、三點低壓電麻、臥式放血、運河式燙毛、二次冷卻排酸、十八道同步檢驗到低溫無菌包裝等均采用先進生產工藝,實現了屠宰過程的全預冷、精細分割和規?;滏溕a,確保了加工環節的質量安全,每年可為市場提供7萬多噸健康豬肉。
——抓銷售,確保餐桌安全。經過多年努力,本香已經基本建立了全程可控、冷鏈配送、連鎖專賣的營銷網絡體系,對所有門店實行統一規劃、統一形象、統一標識、統一管理。目前,在省內外已建立了130多家本香專賣店。在連鎖專賣店安裝產品安全信息查詢終端,建成貫穿整個產業鏈的食品安全控制與追溯系統。同時,面向機關、企業等,開展團購直銷?,F在以低溫冷鮮肉為主的“本香品牌”肉制品已經走出楊凌、進入西安、走向北京,成為眾多消費者餐桌上的“放心豬肉”。
經過十年來的努力探索,目前本香集團已經基本形成了以確保食品安全為目標,以質量控制為關鍵,以標準化生產和科學管理為手段,集“飼料生產、良種繁育、商品豬養殖、生豬屠宰、肉制品加工、冷鏈配送及連鎖專賣”為一體的“全產業鏈模式”,實現了安全豬肉生產的全程控制,形成了“本香”品牌效應。公司生產的安全豬肉產品獲得了“無公害產品”、“陜西名牌產品”等稱號,公司商標“被評為陜西省著名商標”。
創新是企業的生命線,是企業發展的永恒主題。本香十年來,始終孜孜不倦地追求技術創新、管理創新、標準創新和融資創新,使企業核心競爭力不斷增強。
——技術創新。核心技術缺失一直是中國企業快速成長、持續發展的軟肋。本香集團十分重視自主創新,依托西北農林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復旦大學等院校技術力量,開展技術攻關,自主研制出專用飼料,建立起具有本香自己技術特點的仔豬繁育中心,繁育水平國內領先。年頭均斷奶仔豬達到26頭,高于全國16頭的平均水平;仔豬存活率為93%,高于全國9個百分點;每頭母豬年平均分娩2.4胎,高于農戶自繁自育1.7胎的平均水平。同時,緊盯國際前沿技術,先后與美國谷物協會、美國第二大養豬公司pipestone建立了長期技術合作關系,在引進國際先進技術的基礎上進行消化吸收再創新,研發的現代化豬舍等技術,在建筑設計理念、溫控通風系統等方面超過了引進水平。目前本香已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專利技術9項。本香還注重技術創新能力建設,在公司內部建立了具有先進檢測能力的研發中心和實驗室,增強了企業研發能力。
——管理創新。一個企業局部板塊最優不等于整體系統最優,要實現“1+1>2”,需要統籌管理,追求規模協同優勢。本香在集團管控上,專門設立了全程質量控制總裁,采取事業部管理模式,實行集團集中決策,事業部分散經營、獨立核算;堅持以事業引人,以誠心留人,以制度管人,注重從高等院校、國有企業引進高級管理人才和專門人才,依靠職業化團隊經營企業,弱化家族式管理,即使老板的親弟弟,違反制度,照樣開除。本香視質量為企業生存之本,成立了以總裁為組長的食品安全管理專項工作小組,承擔食品安全主體責任,建立覆蓋全產業鏈的食品安全管理體系,應用信息技術,實施全程數字化管理,實行“食品安全一票否決”,公司從未發生過產品質量安全和安全生產事故。
——標準創新。誰創立了標準,誰就掌握了市場競爭的主動權。在生豬行業還沒有國家統一標準體系的情況下,本香集團從堅持“七統一”(統一供種、飼料、豬舍、防疫、技術、收購、銷售)到實行“六自”(自繁、自養、自宰、自制、自運、自銷),不斷完善經營模式和生產流程,在各個環節都建立了產品質量安全控制標準。公司先后通過了無公害農產品認證(農業部)、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系)和ISO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等三項認證。本香還創造了一些被行業認可的標準,標準化豬舍建設上,本香的設計理念得到了廣泛認同,在全國規?;B殖企業中得到推廣;養殖技術標準處于同行領先地位,對國內的一些大型養殖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服務。
——融資創新。打造全產業鏈模式,需要巨額資金投入。本香集團在積極爭取優惠政策和信貸支持的同時,更新觀念,大膽創新融資方式。積極開展股權融資,2010年以來,本香先后引入3個股東,以貨幣形式三次增資,擴大了公司資本規模,向現代企業制度邁出重要一步。在西部同行業中率先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在債券市場成功上市,共募集資金5000萬元。研究跟進國家剛剛批準試點的中小企業私募債,及時提出實施計劃。今年公司又專門引進具有國際化視野和豐富資本運作能力的高級專業人才,積極籌劃公司上市。
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本香始終堅持食品工業是道德工業的理念,以誠信和責任為生存之本,以感恩之心和大愛之心凝心聚力,形成了以“本色、本香”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在做大做強的同時,贏得了社會的尊重和認可。
——以人為本,讓員工甘當企業主人。老板把員工當“人”看,員工才愿意當企業的“主人”。本香集團始終愛護員工、善待員工、關心員工,再困難從不拖欠員工的工資。從2006年開始公司為一線員工辦理了團體意外險,在2008年《勞動合同法》頒布實施的當年就給所有員工辦理了“五險”,2011年又增加了大病保險,解除了他們的后顧之憂。燕君芳把員工看作兄弟姐妹,經常在早上帶領企業高管在公司大門口,鞠躬迎接員工上班。同一個月出生的員工,由公司集中起來統一為他們過生日。員工生病時,由直接領導前去看望。公司還不定期為員工舉辦子女書法、舞蹈等才藝班。
——崇尚學習,建設學習型企業。本香把學習視為企業發展的動力,鼓勵員工不斷學習,努力建設學習型企業。建立每天半小時晨會制度,學習朗誦公司價值準則,交流學習體會;經常對員工進行食品安全、養殖技術、禮儀和消防等知識培訓。定期邀請營銷專家給公司中高層管理人員和銷售團隊授課,不定期組織員工參加培訓,學習“非對稱管理”、“智慧系統工程”和“盈利模式”等現代管理技術,多次組織豬場場長赴英、美學習先進養豬技術,為員工全面發展創造條件。燕君芳不僅自己帶頭學習,還堅持經常給管理團隊和員工講課,既傳授技術,又講做人的道理。
——誠實守信,打造“百年老店”。誠信為立企之本。本香公司始終信守一諾千金的行為準則,凡是給農民或消費者作出的承諾,不管遇到多大困難,都堅持兌現。2004年初,市場出現賣豬難,不少農戶把豬送到公司。本香信守承諾,堅持按合同規定的高于市場10-15%的價格收購,高進低出,一次就賠了50多萬元。在銷售上,凡是直銷店過期未賣完的冷鮮肉,一律拉回公司統一處理。對直銷店以次充好或夾賣其他肉,一經發現立即取消直銷經營權。多年來,公司先后被評為“重合同、守信用企業”和“產品質量信得過單位”,公司信用等級被陜西省農業發展銀行評為AA+級。
——孝敬感恩,秉承傳統美德。本香集團經常教育員工,自覺孝敬老人、贍養老人,倡導員工?;丶铱纯?,從為老人洗腳這樣的日常小事做起,在公司做好員工,回家做好媳婦、好丈夫、好子女;要求本香的管理團隊和員工常懷感恩之心,知恩圖報,永遠保持純樸、樂觀、善良的本色,以本色做人、做產品、做事業,以本色本香奉獻服務農民,回報消費者。燕君芳有句名言,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從知道到做到。作為企業掌門人,她身體力行,不管工作多忙,都堅持每月回家看望家人,并給90多歲的奶奶洗腳;對親戚和鄉親,除遇到特殊困難給予資助外,堅持授之以漁,對他們免費進行培訓,賒銷飼料仔豬,幫助創業致富。
——弘揚大愛,善舉回報社會。燕君芳從多年企業發展的歷程中體會到,如果沒有各級政府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就沒有本香集團公司的今天。因此,本香秉行“德行并重,義利兼顧”的人生理念,積極投入社會公益活動,回報社會。十年來,公司積極捐資助學,設立獎學金,為災區、養老院及殘障兒童捐款捐物,共計200多萬元;累計投入600余萬元,為貧困戶優惠或免費提供良種豬、建設豬舍、配備獸醫器械等,支持大學生村官創業系列培訓等活動,間接創造就業崗位4000多個;本香現有員工650人,其中安置大中專畢業生157人,對促進社會就業發揮了顯著作用。本香先后榮獲楊凌示范區慈善貢獻獎和陜西省“為公益事業作出貢獻的民營企業家”。
企業家是企業舵手。本香的實踐再次證明,有什么樣人品的企業家,就有什么樣的企業、什么樣的企業形象和企業文化。為了更深刻地理解本香、感知本香,我們特意去了燕君芳的老家周至縣駱峪鄉向陽村,看望了她的父母。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正是小時候貧寒窘迫的家境、勤勞快樂的父母、樸實善良的鄉親,培育陶冶了她的品性,鍛煉了她的才能,養成了她只知攀登、不知放棄的性格,鑄就了她寬闊胸懷和遠大志向。燕君芳,這位土生土長從上小學開始就靠做刺繡、賣飼料供養自己和三個弟妹上學的農家女子,如今成長為擁有數億資產的企業掌門人、全國三八紅旗手、全國勞模。
中國農業現代化任重道遠。中國特色農業產業化需要什么樣的龍頭企業?本香告訴我們:一是農業企業做大做強需要堅守本分、用心經營;二是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必須堅持創新,把創新貫穿始終;三是培育企業文化就是培育核心競爭力;四是龍頭企業必須勇于帶頭承擔社會責任。作為政府來講,在支持龍頭企業發展過程中,應注重扶持本土龍頭企業發展,特別是要加強對全產業鏈模式龍頭的全程幫扶。
陜西省委政策研究室 陜西省農業廳 楊凌示范區聯合調研組
執筆:鄭夢熊 董順利 宋 斌 蔣錄祥 劉收選 張少文 劉小平 權小虎 劉 靜 張秀菊 王列妮 丁 巍 沈 靚
返回